线上平台竞买茶叶籽油等商品 投资者“刷单”赚差价
去年6月份左右,福州的卢先生等人经朋友推荐,了解到一家福建小小科技有限公司。卢先生说,这家公司主要从事中华草本种植研发、生产销售等业务,旗下拥有一个名叫上工佰草的品牌并有推出相关商品。

卢先生表示,该公司给出的竞买玩法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。首先,他们被要求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“北方竞买”的APP,然后分别在一天三个时间段登录软件进行“抢单”。

卢先生
抢上工佰草挂出来的茶叶籽油。我们按照事先跟他们约定好的抢单转售,能给到我们一部分的佣金,不用真正去买,他们要的就是数据流量,他们公司要实现上市,未来我们都可能获得更大的分红跟收益。
每拍一单价格上涨5.5% 投入越多利润越高
通过卢先生早前订单可以看到,4600多元拍下的白茶饼一转手就能售出4900多元,近三百元的收益。
卢先生介绍,每完成一单竞买,48小时后价格就会自动上涨5.5%,逐渐偏离其实际价值。而价格越拍越高,赚取的利润也会越来越多。但大家都不担心自己会成为最后的买家。
卢先生
公司会启动托底,会回拍回收所有的商品;另外一个,你对这个商品没有 疑义 ,你自己拍去也行,他会补到你同等价值的仓单、积分,进行对等效益的再抢拍。
在卢先生等人看来,有公司兜底,这样的竞买玩法似乎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,投入的钱款也就越来越多。
投资不久竞买单出现滞留 大额单量转售不出去
然而赚钱的甜头并没持续多久,两个月后大家就发现竞买平台的运作开始不对劲。
胡女士
发现我没有钱买单了,才发现单都没帮我们卖掉。
卢先生
到去年八月底的时候,有一部分人就及时撤出了,导致后面大量单的滞拍滞留。公司负责人龚先生打电话叫我们去回收支持他们,继续把滞留的单据拍回来,导致我们整个单留在系统里面,没人接盘,公司也没有兑现给我们兜底的承诺。
耗时一年的沟通和等待,一些大额单量还卡在自己手上没解决。而更让大家觉得自己被投资套路了,是因为公司近期陆续向他们发出竞买货物。
上工佰草负责人:参与竞买就是为了购买产品
为了核实大家的说法,来到该家福建省小小科技有限公司在马尾的办公点,发现已经大门紧闭,里面也无人办公。
根据卢先生提供的号码,首先联系了上工佰草的品牌负责人龚先生,对方表示公司是因经营不善而撤点;而且他们只是交易平台的供货方,用户参与竞买也是为了购买产品。
上工佰草品牌负责人 龚先生
我们除了首道卖出去以后,后面都是用户跟用户的交易,本身买的就是产品。
小小科技负责人:只是供货方 有问题找交易平台
随后,在与福建省小小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龚先生的电话沟通中,他也表示卢先生等人反映的情况应该由交易平台方解决。
福建省小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龚先生
这个东西最终到谁的手上或者流拍了,我们一定要寄给客户,这是有竞买规则的;平台的规则是由交易中心定的,我们只是供应方,平台问题找平台。
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处理 警惕投资理财陷阱
由于两位负责人的说法与卢先生等人的说法存在较大偏差,提出希望双方能够当面对质。
当天在现场并未等到该公司人员到场。此外,在手机软件商场内也并未搜到平台方北方竞买的相关APP。卢先生表示,当时大家都是通过朋友转发的二维码扫码下载的,但在该软件内也未找到软件开发商以及运营商等相关信息。
针对市面上一些大同小异的线上竞买模式,律师也作出了分析,其本质就是打着拍卖名号的传销骗局。
律师 魏斯文
目前市面上是存在很多竞拍类的软件,有的是包装成商城购物,有的包装成艺术品藏品,但是运作模式其实是大同小异的,一般是拍卖平台或平台里的商家,以一定比例的回报吸引大家来注册会员参与商品竞拍,之后通过转卖赚取差价,甚至平台或商家会口头承诺兜底回购保证会员不受损失,那这种玩法本质上就是一种互助抢单,打着拍卖名号包装的传销骗局,依靠的就是不断加入的新会员和投入的资金去支付前人的收益,直到最后难以为继,最后崩盘,而且平台上的很多拍品其实是虚拟物品,或者是市场价值不高的商品,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竞买,其中价格泡沫越来越大,而这些软件通常是需要通过特定的链接或者是熟人介绍才能下载,具有一定的隐蔽性,而且平台设置的拍卖规则,将自身的责任予以免除,所有的交易基本都是会员之间直接进行,因此一旦发生了纠纷,很可能难以对商家或者平台进行追责、定责,因此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,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,参与导这类活动中去,因小失大。
随后也将了解到的情况反映给快安市场监督管理所,工作人员对卢先生做了情况笔录,也向几名投资者搜集了相应证据和统计了涉及人员、金额,并表示接下去他们需要先对事件进行研判,如果涉嫌非法集资将会直接联系当地公安商讨后续处理。
帮帮团提醒
投资理财陷阱多,稳赚不赔难靠谱,广大市民在选择投资方式时一定保持警惕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